Site Overlay

看流调信息,不能让八卦多于自查
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文章顶部青椒.jpg

前不久,天津返大连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小白(化名)因个人流调信息泄露而遭遇网络暴力,部分网友仅凭简短信息就出言责怪,称小白(化名)返回大连违反了防疫政策,这让她和家人承受了不少压力。无独有偶,成都一确诊女大学生也因多次出入酒吧而遭到众多网友的恶意猜忌。

目前,大部分人看流调信息已经有了“变味儿”的趋势,通过流调信息来评判他人生活变成部分网友的生活趣味,对于他们来说,八卦的目的多于自查。

个人行动轨迹是自我隐私的一部分,之所以向大家公布是因为目前正处于特殊时期。牺牲个人隐私、换取社会大众的警惕意识是感染者为疫情防控作出的贡献,以便于大家自查、注意防护,可如今却成为网暴感染者的助推力。受害者被放置在明处经历二次伤害,施暴者却躲在暗处肆无忌惮。

关于小白(化名)离津返连是否违反规定的说法尚未定论,但无论属哪种情况,对受害者进行网暴是完全没有依据且不合理的。小白称:流调信息泄露后,部分微博网友一直在对这件事情进行传谣性网暴,还有各种人加她的微信,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。

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,感染者不是。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原副议长翁诗杰指出,现在面对这样一种致命的病毒,遏制的目标应该是病毒本身,而不是国家和人民。全人类都在携手面对新冠疫情,共同为恢复正常生活而努力。每位患者不仅是这场疫情中的受害者,更是我们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,他们的身体状况可以为专家提供研究经验,同时也该被大家给予更多关心,而不是被自己的同胞二次伤害。

针对感染者被网暴的情况,相关部门可以在管控上出一份力量,尽可能在公布流调信息的时候隐去不必要的信息,如姓名多用化名,身份证号只显示前三位来表示所在地即可,从根本上遏止网暴情况;内部工作人员也该努力保护感染者的隐私不被泄露,控制住自己的表达欲,这是信息收集者应尽的工作义务,也是基本素养。

只关注流调信息中的时间地点,不对相关人员的生活发表相关看法,这是有涵养的体现。当想要对类似信息进行评判时,多换位思考,多想想如果被公布信息的是自己又会如何,或许就会阻止一场舆论风暴。

文/李泳青(西安工业大学) 指导老师:李亦宁

来源:红网

作者:李泳青

编辑:陈乘

本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
本文链接: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